地區(qū):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廣東|廣西|貴州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吉林|黑龍江
地區(qū):江蘇|江西|遼寧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西藏|新疆|云南|內蒙古
行業(yè):養(yǎng)豬|養(yǎng)牛|養(yǎng)羊|養(yǎng)兔|養(yǎng)魚|養(yǎng)雞|養(yǎng)蛇|養(yǎng)鵝|養(yǎng)鴨|養(yǎng)龜|養(yǎng)蝦|養(yǎng)蟹|養(yǎng)鹿|養(yǎng)蠶|黃粉蟲
行業(yè):水稻|玉米|花生|小麥|大豆|茶葉|棉花|油菜|鵪鶉|牛蛙|黃鱔|泥鰍|蚯蚓|養(yǎng)驢|養(yǎng)蠅蛆
84農業(yè)網 時間:2018-03-15 作者:佚名 來源:網絡整理
隨著國家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全面實施,各省區(qū)都在積極發(fā)展養(yǎng)殖業(yè)和興辦草業(yè)。草產業(yè)作為農業(yè)結構調整和農牧民增收的重要舉措,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農牧民的認知,特別是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優(yōu)質牧草種植面積迅速增加,促進了當地種植業(yè)結構的戰(zhàn)略性調整。但令廣大種植者苦惱的是:草產品加工龍頭企業(yè)為了應對國際國內草產品市場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,加大了對所收購苜蓿青干草的品質要求,如粗蛋白質含量、葉片脫落情況、水分含量、病害、是否霉變等,致使相當一部分農戶種植效益降低,甚至賣不出去。針對這些問題,筆者就生產優(yōu)質苜蓿青干草應注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和應采取的措施加以總結,供廣大種植場(戶)參考。
一、青干草的定義
青干草是將牧草、細莖飼料作物及其它飼用植物在量質兼優(yōu)時期刈割,經自然或人工干燥調制而成的能夠長期貯存的青綠飼草。由于它用青綠植物調制而成,仍保持一定的青綠顏色,故稱之為青干草。優(yōu)質青干草顏色青綠、葉量豐富、質地柔軟、氣味芳香、適口性好,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是草食家畜冬春季節(jié)必不可少的飼草,也是各種飼草料加工企業(yè)的主要原料。
二、苜蓿的田間管理
雜草防除:雜草與苜蓿爭水、爭肥和爭光,因而會降低苜蓿產量,同時還會降低牧草品質。有些雜草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或生長抑制物質,影響苜蓿的生長使產量下降,因而雜草防除是苜蓿田間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。為了不影響牧草的品質,盡可能不要使用除草劑。雜草防除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人工除草,且重點放在苗期。因在苜蓿苗期,雜草生長速度快,若不及時拔除,就會影響苜蓿苗期生長。當苜蓿成齡并茂盛生長時,由于它的遮掩,能有效抑制雜草幼苗的生長。
灌水施肥:苜蓿是一種生長快、抗干旱、抗鹽堿、抗寒能力極強的植物。它喜水,但忌積水,過多的積水往往會造成植株大批死亡,遇大風天氣還會造成植株倒伏,影響苜蓿的品質。因此,灌溉時要注意排水。一般認為,當水分供應適量時,苜蓿的葉色呈現淡綠色,如果葉色變深,說明缺水,這時就應進行灌溉。苜蓿地施肥以磷、鉀肥為主,因根瘤菌會固定大量的游離氮素,除了在種植時給含有機質低的土壤施少量氮肥外,通常很少給單播苜蓿地施氮肥。肥料的施入量依土壤肥力而定。
病害防治:苜蓿病害主要有苜蓿銹病、苜蓿白粉病、苜蓿霜霉病、苜蓿褐斑病、苜蓿黃斑病等。這些病害多因高溫多濕、灌溉頻繁或灌水量過大而造成。其有效的防治辦法有:一是勿過量施氮肥,增施磷、鉀肥;二是合理排灌,勿使田間積水或過濕;三是若病害發(fā)生嚴重,應及時刈割;四是冬季用焚燒或耙地等方法,消滅病殘株體,搞好草地衛(wèi)生;五是做好種子去雜質、清潔工作。
三、適時刈割
適宜的刈割期應是苜蓿營養(yǎng)物質和產量最高的時期。根據苜蓿不同生育期營養(yǎng)物質的變化情況、消化率、再生能力及對翌年產量的影響來確定。一般認為在現蕾――開花始期為最適刈割期。為了不影響苜蓿下一年的返青和產量,一般認為苜蓿當年最后一次刈割在盛花期進行,這樣會使苜蓿根莖內貯存大量的營養(yǎng)物質,有利于越冬和第二年返青。刈割次數以每年三次為宜。在大田生產條件下,如果已達到適宜刈割期,但又不能同時大面積刈割利用時,可適當提前刈割。為了消滅苜蓿地中的雜草和防止苜蓿無性繁殖體系的衰退,應根據地塊情況進行交替刈割,即在頭一年從第一塊地開始刈割,第二年從第二塊地開始刈割,以此類推。
四、晾曬與打捆
在抓好田間管理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之后,苜蓿晾曬和打捆工作就成為生產優(yōu)質苜蓿青干草的關鍵。因目前主要采用自然干燥法曬制青干草、干物質、粗蛋白質的損失一般在20%―30%左右,胡蘿卜素損失高達90%以上。這些損失主要是在晾曬和打捆過程中由于代謝、陽光暴曬和人工或機械作用使葉片脫落及嫩枝折斷所致。
晾曬:苜蓿干燥方法很多,一般分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法。由于生產條件的限制,我們通常采用的干燥方法為自然干燥法。自然干燥包括地面干燥和草架干燥,一般將地面干燥和草架干燥混合使用,即先把刈割的鮮苜蓿在地面干燥半天到一天,使其含水量降至40%―50%,然后將木棍扎成人字型木架,將晾曬后的苜蓿自上而下往木架上堆放,或捆成直徑20厘米左右的小捆,頂端朝里碼放。在現蕾――開花始期刈割的苜蓿,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,一般需要3天―4天才能曬干。因此,在刈割時,可根據當地天氣預報,盡量避過雨天。晾曬期間若遇雨天,會造成苜蓿青干草發(fā)黃,而影響青干草的外觀顏色和品質。另外,近年來,國內外許多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,當苜蓿水分降到35%―40%時,應及時集堆、打捆進行陰干。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是在草棚內陰干。
打捆:打捆是生產優(yōu)質苜蓿青干草的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葉片中蛋白質的含量約為莖的2.5倍,在打捆過程中,葉片大量脫落和嫩枝折斷,會影響苜蓿青干草的品質。打捆有人工打捆和機械打捆兩種方法。一般用作商品青干草時,為了減少葉片和嫩枝損失,農戶可不必打捆,而由草產品加工企業(yè)根據其不同用途加工貯藏外運。
84農業(yè)網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犯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站無任何關系,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。84農業(yè)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,不以盈利為目的,84農業(yè)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,僅作為參考。